Arif Husain, 特許財務分析師

美國移民政策轉變 - 如何影響通脹及聯儲局決策

了解移民政策轉變如何影響通脹及聯儲局決策

2025年2月, 實地研究

摘要
  • 移民限制可能令美國減少210萬勞動人口,或會形成工資上漲壓力,並推高通脹。
  • 我們預計,新的移民限制措施可能在2025年中之前迅速影響勞工供應。
  • 通脹再度升溫,料將會影響聯儲局的利率決策。

儘管我們仍然觀望特朗普政府公布多項政策變動的詳情,包括長期關稅計劃及財政政策,但美國政府顯然將會減少移民入境人數。市場一直聚焦於關稅對通脹的潛在影響,造成大量雜音及波動,但我依然認為,應當關注涉及財政措施及移民的主要政策。

最近,我與固定收益部首席美國經濟師Blerina Uruçi探討減少移民對美國勞動人口的影響。從我們的討論清楚得知,箇中影響可能相當深遠,並對通脹產生重大影響,繼而左右聯儲局的貨幣政策及美國國庫券收益率走勢。

移民增加與美國勞動市場的人口結構如何互相影響?

人口老化使勞工市場的勞動人口減少,相關影響多年來一直主導美國就業趨勢。勞動人口減少,意味其中一項關鍵的生產投入 — 勞工現正削弱經濟增長及供應能力。因此,當需求受到正面衝擊時,供應無法迅速擴張,導致通脹上升。從更實際的角度來看,這亦意味著經濟需要新增較少職位,以維持相同的失業率水平。

然而,在2022年及2023年,移民人數上升(估計數字相差很大),使勞工供應強勁反彈。勞工供應增加正值勞動市場非常緊絀及職位空缺數目甚高的時期,因此新勞工能夠相對較快找到工作。這亦有助緩和勞動市場的通脹壓力。

您認為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將於何時影響勞動人口及經濟?

事實上,前總統拜登已在2024年6月發出加強邊境執法的行政命令,有關影響已經浮現,因此我們預期政府進一步實施移民限制,將同樣迅速影響經濟。在2024年下半年,通過南部邊界入境的移民人數較上半年減半,反映這些行政命令迅速收效。

此外,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的每月勞動市場數據亦出現變化。外籍勞動人口在2023年增加5.2%,其後在2024年下半年減少0.8%。在2024年6月至12月期間,移民勞工供應每月減少45,000人。這些數字亦與職位增長放緩息息相關,美國勞工部在去年下半年公布的非農業就業職位增長平均每月減少50,000個。

對勞動人口數據迅速造成影響,亦可能源於「寒蟬效應」,即身處美國的無證移民認為被驅逐出境的風險上升,因此選擇退出勞動市場。特朗普政府廣泛宣揚遣返移民及更嚴厲的移民政策,或會進一步加劇相關影響。我預期這些政策將在2025年中之前影響勞工供應。

對經濟而言,如果員工要求更高工資,而僱主透過提高價格,把勞工成本的漲幅轉嫁予客戶,勞工供應減少的情況便可能導致通脹升溫。聯儲局致力將通脹降至2%目標,但其後可能將被迫調整貨幣政策,以應對通脹風險升溫,並提早結束這輪貨幣政策寬鬆週期。

有否估計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可令多少勞工退出勞動人口?

我們假設約有100萬名已被勒令出境的移民仍留在美國(估計數字同樣相差很大),而勞動人口參與率為61.5%1,驅逐這些移民後,勞工供應將減少615,000人。到2027年,隨著臨時保護身份移民的驅逐保護、來自古巴和烏克蘭等國家的人道主義假釋,以及兒童入境暫緩遣返行動終止,即使特朗普政府並無以其他方式加快驅逐行動,預計約有250萬名移民可能會被驅逐出境。在勞動人口參與率相同的情況下,此舉將會導致勞工供應減少超過150萬人。

這意味著勞工供應合共減少約210萬人。截至2024年12月,美國勞工統計局估計,勞動力總數為1.69億人,因此驅逐移民將導致近1.3%勞工退出就業市場,尚未計及合法移民簽證及綠卡審批速度減慢,或在職移民工作許可續期數目減少的影響。

勞動人口規模銳減,可能對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例如工資再次面臨上升壓力,或會推高通脹。這亦未計及對農業等嚴重依賴移民勞工的行業供應鏈造成負面影響。有關發展動態可能觸發供應面通脹,與新冠疫情期間相若。

「…我預計如果勞動市場緊絀及通脹升溫,將會帶動收益率上升。」
Arif Husain ,固定收益主管兼首席投資總監

Blerina對勞動市場的分析,進一步支持我對長期美國國庫券收益率上升的預期。鑑於聯儲局在1月議息會議後似乎暫停減息,以觀察經濟數據,因此如果新政府的移民政策帶來任何通脹壓力,將會令聯儲局更猶豫應否進一步減息。

由於聯邦基金利率很可能維持於現水平,我預計如果勞動市場緊絀及通脹升溫,將會帶動長債收益率上升。此外,美國10年期平衡通脹率在2月中處於2.45%2 ,使國庫抗通脹債券成為價格合理並具吸引力的通脹風險對沖工具。

探索更多觀點

1  美國勞工統計局。

2 Bloomberg Finance L.P.

普徠仕指出,經濟預測及前瞻性陳述受到多項假設、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影響,而會隨時改變。實際結果可能與估計及前瞻性陳述的預期顯著不同,未來結果可能與歷史表現顯著不同。本文所示資料只作說明用途,僅供參考,任何用作分析基礎的歷史數據均基於普徠仕及第三方來源收集的資料,而未經核證。有關預測是基於對可能永遠不會發生的市場環境而主觀地作出。任何前瞻性陳述僅代表截至作出相關陳述之日的情況,普徠仕概不承擔更新前瞻性陳述的責任,亦不承諾更新前瞻性陳述。

重要資料

當提及某項證券,所識別和描述的特定證券僅供參考,並不代表推薦。

本資料僅為一般資料用途而提供,並不構成或承諾給予任何性質的意見,包括受信投資意見。潛在投資者於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 務須尋求獨立的法律、財務及稅務意見。普徠仕集團包括T. Rowe Price Associates, Inc.及/或其聯屬公司均可收取有關普徠仕投資產品及服務之收益。過往表現並非未來表現的可靠指標。 投資涉及風險。投資價值及自其產生的任何收入可升可跌。投資者取回的金額可能低於所投資的金額。

本資料並不構成於任何司法權區出售或購買任何證券,或進行任何特定投資活動的分銷、要約、邀請、個人或一般推薦或招攬。本資料並未經任何司法權區的任何監管機構審閱。

本資料所呈列的資訊及意見取自或源自被認為屬可靠及當前的資料來源;然而,我們無法保證資料來源是否準確或完備。概不保證所作出的任何預測將會發生。本資料所載的觀點乃截至本資料所標示之日期且可予修改而毋須給予通知;此等觀點可能與其他普徠仕集團公司及/或其員工的觀點有別。倘未獲普徠仕同意,於任何情況下概不得複印或轉發本資料的全部或任何部份。

本資料不擬供禁止或限制本資料派發的司法權區的人士使用,而於若干國家,投資者於提出特定要求後方可獲提供本資料。

香港 – 由普徠仕香港有限公司(地址為香港中環干諾道中8號遮打大廈6樓)於香港刊發。普徠仕香港有限公司獲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發牌及受其監管。本資料並未經證監會審核。

© 2025 T. Rowe Price。版權所有。T. ROWE PRICE、INVEST WITH CONFIDENCE、⼤⾓⽺設計及相關指標 (www.troweprice.com/en/intellectual-property) 為T. Rowe Price Group, Inc之商標。中文漢字設計是T. Rowe Price Group, Inc.的商標。所有其他商標均為其各自擁有者的財產。

202504-4366625